我眼中的創意!——以“微電影”為例
“微系列”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微系列”的文化產業是信息社會、數字經濟的一種杰出產物,它依靠信息技術的不斷完善成熟為客觀基礎,從而產生的一種新的文化傳播形式,進而產生一種觀念上的變化,社會生活上的變化,由此而引申出的“微文化”“微革命”“微生活”等等等等概念。如果我們談到現在的文化產業的變化與特征,那么我們就必須來分析它的典型代表。下面我將結合新興的“微電影”這一實例來談。
釋義
“微系列”中的微,取得意思就是“小而精妙”,這個含義也是“微系列”的核心特征所在。而“微電影”在繼承了“微系列”特制的同時,它的定義的主要對比對象就是傳統意義上的電影影像。微電影(Micro film),即微型電影,又稱微影。微電影是指專門運用在各種新媒體平臺上播放的、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閑狀態下觀看的、具有完整策劃和系統制作體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微放映時間”、“微制作周期”和“微投資規模”的視頻短片,內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時尚潮流、公益教育、商業定制等主題,可以單獨成篇,也可系列成劇。我們再概括一點兒說,微電影就是瞄準了傳統電影的真空部分應運而生的。
微電影與傳統意義上電影的簡單比對:
1) 放映時間:傳統意義的電影一般不會低于80~90分鐘,短的話也要一個小時。微電影的時間從幾秒鐘到幾十分鐘不等,在網上我們能夠找到5秒鐘的微電影視頻,創意相當不錯,而且廣受歡迎,它的放映時間遠遠低于傳統意義電影。
2) 制作周期:傳統意義上的電影從開始計劃到最終成型投入院線多則需要數年,一般來講也要幾個月的時間,期間涉及到各個方面的統籌整合,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而微電影一般都可以在一天或者幾周之內解決掉。甚至是你現在突然有了一個靈感,你馬上就拿起設備去拍,然后馬上用剪輯軟件剪輯出來,整個過程甚至只有幾個小時。
3) 投資規模:傳統電影的投資需要一個很大的產業來運作,有時候投資還需要聯合。資金需幾百萬到幾個億,美國電影《阿凡達》的投資達到了創紀錄的5億美金,這并不是一般企業能夠承受的。微電影的投資一般在百萬元以下,百萬對于一部微電影來說已經很高了。如果按照以上第二條的方法來拍,你甚至只用費點兒電就行。我們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傳統電影的攝影機,,價格昂貴,一個人是無法掌握的,需要幾個或者十幾個人來協同完成。而微電影,有時候一個人拿個小DV都能拍。
4) 傳播載體和傳播速度:傳統電影的首選載體肯定是影院,過了檔期之后才會是電視、網站和正版和盜版光盤,在上院線的時期電影是不能外流的。而微電影的一個很大特質就是它一出生瞄準的恰恰就是傳統電影的空白點,它的載體是網絡,是便攜式數字設備,電腦、手機和ipad……在傳播速度上微電影完勝。
發展過程
微電影是隨著社交網絡興起的,2006年,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個微型博客的系統twitter,而與此同時,中國出現了人人網之類的社交網站,更是與此同時,網上出現了惡搞視頻《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中國隊勇奪世界杯》,尤其是《中國隊勇奪世界杯》這個視頻,當時異常火爆。我覺得這是微電影的開端,一般人可能稱之為惡搞,但是從某些方面看來看,也叫解構創意。從那兒以后惡搞開始風行,起初是剪輯一些電影畫面,而后是有些網友自己拍攝,當時這群人還叫做草根。體驗經濟和眼球經濟的到來,也使得商家在推廣方面更注重視頻影像的創意性,能抓住人們的眼球才是王道。慢慢的,草根精神的創造性和商家經濟的需要結合起來,微電影概念產生了。有廣告,也有電影愛好者想表達的故事。比如說吳彥祖演的廣告《一觸即發》,再比如筷子兄弟的成名作《老男孩》。到了這兩年微電影更猛烈的發展起來,除了“喂,你的益達”“是你的益達!”這樣的廣告,還有什么《青春期》《要加薪》《李磊的2012》,微電影也越來也朝著產業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我們也可以預見,未來也會出現一些比較權威的實力較強的微電影制作單位出現。
微電影產業及思維
那么我們就該講講微電影思維,我們也可以進一步把它稱為微電影精神。剛才已經說了,微系列的特征就是小而精妙,而微電影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對傳統電影的空白點的一個有機的補充,但就這一點來說,它體現了對于市場的把握,市場上缺乏傳統電影以外東西,那么我就補充這一空白,這也是創意產業的一種含義:發現市場的有效空間去創造而滿足人們的需要。
微電影思維歸根結底還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屬于一種體驗經濟,它加大了消費者與生產商的互動交流,拉近了二者距離?,F在的大背景就是社會化生產分工越來越細密,生產節奏和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開始需要快餐文化。所以說在消費者方面,很多時候人們沒有時間,也沒有那個耐心走進電影院去看一部長長地電影,或者坐在電視機前等著你一天一天的播放電視劇。現在再也不是播出方占主導地位的時代,而是主動權越來越倒向消費者,我作為消費者我不想去等你為我固定死節目播出的時間,我很多時候是在擠地鐵上下班,我需要它及時的緩解我的壓力,我需要即刻打法時間,而且是想看就看,想停就停,停完接著看。而在生產者這一層面上來講,我拍攝微電影,投入的資本較少,操作性也較容易,但是它的短小精悍恰恰符合觀眾的需要,這樣我所達到的傳播效果更好,我何樂而不為呢。消費者,生產者兩方因素一統一,微電影就可以成為一個產業。
在產業理論里面有一個SCP分析模型,這個模型的公式是外部沖擊——行業結構——企業行為——經營績效。我們以這個公式來推算,微電影產業的外部沖擊是1、技術上有了大的進步,各種微型攝影器材出現。2政府十七屆六中全會大力發展文化產業。3人們開始了“微生活”時代。在行業結構方面,1、需求經濟版塊里產品的差異性很大2、增長率年年攀高3變更的周期短,變化快。 在供給經濟版塊里1、生產廠商集中度較低,相比于傳統影視業幾家獨大的局面來說微電影這版塊還不具備壟斷2、生產商的差異性非常大3現在的供給曲線處于上升勢頭,并且會保持相當一段時間。因此導致了在企業行為方面1、雖然隨著進入微電影產業的商家增多利潤空間被壓縮,但是利潤仍然較大2、在推廣營銷方面,微電影本事就是廣告,制作水平直接影響其營銷。3、產業的擴張和縮小比較方便,可以適應市場份額進行調整。進入和退出的門檻兒較低。4微電影產業的內部整合比較容易,成本的控制因為其成本本身就不大也顯得相對容易。最后是經營績效方面,總體上應該是良好的水準,因為它屬于創意產業,價值的創造較大,增值的空間也講究較大。綜上所述,這個產業是很有前途的一個產業,市場遠未飽和,有很大潛力可挖。
同時微電影也是當下社會意識和思維形態的一種集中體現。以往的傳統形式屬于高集約化程度的一統天下,那么現在就屬于百家爭鳴的狀態。微系列的出現打破了舊的集中式的模式,微博的出現讓話語權不再集中于少數媒體,微小說的出現也不會讓文學創作集中于大部頭的書籍,淘寶小店的出現也打破了大商場的壟斷……這一切看來都是一場打破舊模式的革命,看似是把一個整體割裂開來,分而廣之,但是這種分裂恰恰會給所涉及領域一種質的提升帶來動力。原先只有幾部大電影可看,而現在我能看的東西太多了,這就豐富了電影影像的內涵。我覺得這種形式有解構主義的成分,先解構,再重新組合,形成一種提升。我們舉個例子,傳統電影,在1994年有一部構思非常有創意性的電影,叫《低俗小說》,它引領了一個新的電影敘事方法,從那里以后很多敘事結構賦予創意的電影問世,比如《記憶碎片》《十二猴子》《本杰明巴頓奇事》《盜夢空間》,這些都是后現代主義思維的體現,內涵就是打破常規,解構固有的,重建新式的。話說回來,以上這些對比微電影,我覺得微電影更容易做到這些嘗試,因為微電影的重點不是傳統影視的敘事主義,而是創新和創意的體現。微電影播放時間短,意味著內容有限,想吸引人注意就要靠創意,所以也有人說得創意者得微電影市場。
微電影產生的主觀原因是現代社會人們社交需要的體現,客觀上經濟已經把人們的關系越拴越緊,那么人們勢必也就更渴望交流,害怕孤獨,希望得到群體意識的認同。當代人的思維五花八門、無奇不有,有些人的思維也稱得上是天馬行空,他們怎么表達呢,微博、微信、微電影……微電影的成本相對較低也就意味著它有更高的實驗性價值,我可以把我的各種想法加以嘗試然后拍出來,從而一石激起千層浪,土豆網就在強調“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導演”。
關于微電影而想到的大學生就業創業問題
這是我最想談也是感觸最切實的話題。我們作為大學生,在2到3年之后會面臨就業的問題。需要加上一點的是我們是藝術類大學的學生,所涉及的就業領域應該是文化產業方面,我們需要把所學的藝術知識轉化為經濟成果,這是必然的,對微電影的思考給了我一些啟示。
首先,是轉變頭腦強化思維的問題,新的經濟模式和生活方式已經來臨,我小時候老師曾教過我一句話叫“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這句話在當今已不適用,不懂得怎么去利用信息資源、怎么去做創意,“酒香也怕巷子深”。我們得強化這個概念,如果想有更好的發展,除了基本的素質過硬之外,拼的就是頭腦,誰反應快,誰的點子有創造性,誰能滿足客戶需要。只是適應快餐文化而沒有好的內涵做支撐也不能笑到最后。一部很棒的五分鐘的微電影,很可能已經構思了好幾年。在技術手段上可以容易的達到制作精良的水平,但是最后比的還是創作者的精神魅力。
再有一點就是我們可以試著去做一些和微電影有關的工作。目前這個行業發展很快,需要的人才很多。在曾經占國民經濟比重12%的房地產業開始出現頹廢時,年經濟總值增長接近20%的文化產業勢必會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我曾經在網絡電視臺PPTV實習過,我的一個感受就是,它雖然在目前的規模上來看不如現在的省級衛視電視臺和某些市級電視臺,但是在發展潛力上要大得多,因為它依靠網絡為信息來源,它現在比較缺乏自制類型的節目,這個就牽涉到創新創意的能力上面,他以后的方向也必然是自制節目。西方發達國家做的比較成熟,國內目前的發展勢頭也很迅猛。國內比較強的兩家視頻網站土豆和優酷都在積極開發自制類的節目,中央電視臺也已經有了網絡頻道。我們可以轉變思路,比如專業是廣播電視編導的同學,但是某些電視臺并非那么容易進入,而且電視臺長久來形成的模式化機制在你看來會阻礙你個人能力的發展,那么不妨試試類似于微電影這一類的行業。
最后我想提及一點,任何事物都是兩面的,微電影產業的迅猛發展也是一把雙刃劍,我們需注意到它存在的問題。利益的高就代表著會有越軌的行為發生,為了出名吸引眼球而想出來的某些點子根本不能叫創意,比如說虐貓事件,比如說那個鳳姐,更有許許多多很低俗的東西。信息傳播廣就代表著謠言也會泛濫,社會公信力下降,人們變得麻木。失去道德約束和行為規范對大家來講都不是一件好事。我們做藝術,或者說我們做文化,要有原則和道德。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淺見,謝謝。